最近剛看完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,
專門寫給沒有時間學習的社會人士們閱讀的。
雖然我不是社會人士,
不過也算半隻腳踏進社會了,
為了將來做準備,就買來唸了。
裡面提到滿多不可思議的時間運用方法,
不過我自己覺得我的經驗比較厲害XDD
書裡面提到說,
既然沒有時間,重要就在於降低非生產性時間。
什麼是非生產性時間呢?
例如通勤時間,如果你無所事事聽ipod或玩iphone裡的game的話,
那就是非生產性時間。
所以,如何把非生產性時間轉化成生產性時間呢?
以我自己來說,
從家裡走到捷運站大約10-15分鐘,
走路這段時間要背東西或者看書比較危險,
所已就可以做聆聽學習!
聽一段英文或日文,是一個不錯的方法!
像我的話就是聽Drama或日文單字。
捷運站裡如果有位子坐,就可以看書或者是背單字。
如果沒有位子,基本上我也是可以站著看書,
不過嫌麻煩的話一樣做聆聽學習。
回家時間也一樣。
想起來以前自己的利用時間術。
國中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在唸書(每天只看電視1個小時,十點就上床超健康)
所以就比較沒有特別的時間利用術。
高中因為參加儀隊,唸書時間被壓縮,
加上又要考空英、課文一堆要背誦的東西,
所以就會邊通勤邊聽空英。
這還算普通。
更絕的是,
那時候我走火入魔到連洗澡的時候,
我都帶國文課本或英文課本進去背。
把課本攤開架在馬桶水箱上,
邊洗頭的時候就可以背上一段,
洗澡的時候再複習一次,
如果要翻頁就用手撚一下毛巾然後翻頁。
每天都這樣欸…
現在想想,那時候的我真的是太強悍了。
總而言之,書中的重點就在於「減少非生產性時間」,
所以只要可以同時做的,就同時做,
如果延後一些做起來會比較快的,就延後做。
基本上,時間都是人找出來的。
所以,如果還嚷著沒有時間,
先拿出紙筆來好好檢查一下自己一天究竟有多少非生產性時間吧!